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作文素材 作文素材

100篇名家经典散文

zmhk 2024-05-19 人已围观

简介100篇名家经典散文       您好,很高兴能为您介绍一下100篇名家经典散文的相关问题。我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您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1.名家经典散文摘抄2.关于秋天的名家散文3.名家描写花的散文有哪些4.网络上最受欢迎的散文5.名

100篇名家经典散文

       您好,很高兴能为您介绍一下100篇名家经典散文的相关问题。我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您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

1.名家经典散文摘抄

2.关于秋天的名家散文

3.名家描写花的散文有哪些

4.网络上最受欢迎的散文

5.名家散文精选

100篇名家经典散文

名家经典散文摘抄

        散文是一种作者写自己经历见闻中的真情实感的灵活精干的文学体裁。名家经典散文摘抄,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我们来看看。

名家散文摘抄 (一):秋雨著作

        看看那雨,像银灰色黏湿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天地是暗沉沉的,像古老的住宅里缠满着蛛丝网的屋顶。那堆在天上的灰白色的云片,就像屋顶上剥落的**。

        在这古旧的屋顶的笼罩下,一切都是异常的沉闷。园子里绿翳翳的石榴、桑树、葡萄藤,都不过代表着过去盛夏的繁荣,现在已成了古罗**筑的遗迹一样,在萧萧的雨声中瑟缩不宁,回忆着光荣的过去。草色已经转入了忧郁的苍黄,地下找不出一点新鲜的花朵;宿舍墙外一带种的娇嫩的洋水仙,垂了头,含着满眼的泪珠,在那里叹息它们的薄命,才过了两天的晴美的好日子又遇到这样霉气薰蒸的雨天。只有墙角的桂花,枝头已经缀着几个黄金一样宝贵的嫩蕊,小心地隐藏在绿油油椭圆形的叶瓣下,透露出一点新生命萌芽的希望。

        那轻轻的雨静悄悄地下着,只有一点细细的淅沥沥的声音。桔红色的房屋,像披着鲜艳袈裟的老僧,垂头合目,受着雨底洗礼。那潮湿的红砖,发出有刺激性的猪血的颜色和墙下绿油油的桂叶成为强烈的对照。灰色的癞蛤蟆,在湿料发霉的泥地里跳跃着;在秋雨的沉闷的网底,只有它是唯一的充满愉快的生气的东西。它背上灰黄斑的花纹,跟沉闷的天空遥遥相应,造成和谐的色调。

        熟知的雨,像银灰色黏濡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

名家散文摘抄 (二):笑著作

        转眼间雨声渐渐的住了,窗帘后隐隐的透进清光来。推开窗户一看,呀!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萤光千点,闪闪烁烁的动着。─—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清美的图画!

        凭窗站了一会儿,微微的觉得凉意侵人。转过身来,忽然眼花缭乱,屋子里的别的东西,都隐在光云里;一片幽辉,只浸着墙上画中的安琪儿。─—这白衣的安琪儿,抱着花儿,扬着翅儿,向着我微微的笑。“这笑容仿佛在哪儿看见过似的,什么时候,我曾……”

        我不知不觉的便坐在窗口下想,─—默默的想。严闭的心幕,慢慢的拉开了,涌出五年前的一个印象。─—一条很长的古道。驴脚下的泥,兀自滑滑的。田沟里的水,潺潺的流着。近村的绿树,都笼在湿烟里。弓儿似的新月,挂在树梢。一边走着,似乎道旁有一个孩子,抱着一堆灿白的东西。驴儿过去了,无意中回头一看。─—他抱着花儿,赤着脚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笑容又仿佛是哪儿看见过似的!”我仍是想─—默默的想。

        又现出一重心幕来,也慢慢的拉开了,涌出十年前的一个印象。─—茅檐下的雨水,一滴一滴的落到衣上来。土阶边的水泡儿,泛来泛去的乱转。门前的麦垅和葡萄架子,都濯得新黄嫩绿的非常鲜丽。──一会儿好容易雨晴了,连忙走下坡儿去。迎头看见月儿从海面上来了,猛然记得有件东西忘下了,站住了,回过头来。这茅屋里的老妇人─—她倚着门儿,抱着花儿,向着我微微的笑。这同样微妙的神情,好似游丝一般,飘飘漾漾的合了拢来,绾在一起。

        这时心下光明澄静,如登仙界,如归故乡。眼前浮现的三个笑容,一时融化在爱的调和里看不分明了。

名家散文摘抄(三):大度读人著作

        你看,有的人,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愿意把伞借给你,而下雨的时候,他却打着伞悄悄地先走了。

        ——你读他时,千万别埋怨他。因为他自己不愿意被雨淋着且是人家的雨伞),也不愿意分担别人的困难,你能说什么呢?还是自己常备一把伞吧。

        有的'人,在你有权势的时候,围着你团团转,而你离职了,或无权无势了,他却躲得远远的。

        ——你读他时,千万要理解他。因为他过去是为了某种需要而赞美你,现在你没有那种功力了,也就没有必要再为你吟唱什么赞美诗了。在此,你就需要静下心来,先想一下自己过去是否太轻信别人呢?

        有的人,在面对你倾诉深情的时候,语言的表述像一条流淌的清亮甜美的大河,而在河床底下,却潜藏着一股污浊的暗流。

        ——你读他时,千万别憎恨他。因为凡是以虚伪为假面来欺骗别人的人,人前人后活得也挺艰难,弄不好还会被同类的虚伪所惩罚,你应该体谅他的这种人生方式,等待他的人性回归和自省吧。

        有的人,在你辛勤播种的时候,他袖手旁观,不肯洒下一滴汗水,而当你收获的时候,他却毫无愧色地以各种理由来分享你的果实。

        ——你读他时,千万别反感。因为有人肯于你分享丰收的甜蜜,不管他怀着一种什么样的心理,都应该持欢迎的态度。你做出一点牺牲,却成全了一个人的业绩欲,慢慢地,会让他学会一些自尊和自爱。

        有的人,注重外表的修饰,且穿着显示出一种华贵,而内心深处却充满着空虚,充满了无知和愚昧,那种文化的形态,常常不自觉地流露在他的言语行动中。

        ——你读他时,千万别鄙视他。因为他不懂得服装是裁缝师制作的,仅仅是货币的标志,而人的知识、品德和气质,却是一个人真正的人生价值。对于庸俗的人,你应及时对照一下自己的行为。

        读别人,其实也是在读自己,读真、读善、读美的同时,也读道貌岸然背后的伪善,也读美丽背后的丑恶,也读微笑背后的狡诈……

        读人,最重要的是读懂怎样的人。

        读人,是为了要做一个真正的人。

        因此,读人时,要学会宽容,要学会大度,由此才能读到一些有益于自己的东西,才能读出高尚,才能读出欢乐,才能读出幸福。

        尽管我还没有读完这本“人之书”,但我会一直努力从各个方面去阅读。

关于秋天的名家散文

       原发布者: *** 亚 名家哲理散文精选 篇一:名家哲理散文精选 生命就这样随风而逝。逝去了生命,又怎么可能去言说的美好,自由的可贵呢?没有了生命,一切愿望将成为梦中的幻影。没有了生命,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就更无从谈起。因此,我们要善待生命。 还生命以过程 余秋雨 不能设想,古罗马的角斗场需要重建,庞贝古城需要重建,柬埔寨的吴哥窟需要重建,玛雅文化遗址需要重建。这就像不能设想,远年的古铜器需要抛光,出土的断戟需要镀镍,宋版图书需要上塑、马王堆的汉代老太需要植皮丰胸、重施浓妆。只要历史不阻断,时间不倒退,一切都会衰老。老就老了吧,安详地交给世界一副慈祥美。假饰天真是最残酷的自我糟践。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没有废墟的太累了,没有废墟的大地太挤了,掩盖废墟的举动太伪诈了。 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 这就是人类的大明智。当然,并非所有的废墟都值得留存,否则地球将会伤痕斑斑。废墟是古代派住现代的使节,经过历史的挑剔和筛选。废墟是祖辈曾经发动过的壮举,会聚着当时的力量和精粹。废墟是一个磁场,一极古代,一极现代,心灵的罗盘在这里感应强烈。失去了磁力就失去了废墟的生命,它很快就会被人们淘汰。相反,那种不知敬畏的人是从不在人格上反省自己的。如果说只有轻松才能使人不虚此生,才能使整个世界变得和谐。以恶是治不了恶的。不必希求太多一声鸟或一堵墙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的艺术,有时就是一门 名家散文很多,推荐几部余秋雨的散文 1.《山居笔记》 1995年 《山居笔记》一书的写作,始于一九九二年,成于一九九四年,历时两年有余。为了写作此书,作者辞去了学院的行政职务,不再上班,因此这两年多的时间十分纯粹,几乎是全身心地投入。投入那么多时间才写出十一篇文章,效率未免太低,但作者的写作是与考察联在一起的,很多写到的地方不得不一去再去,快不起来。记得有一次为了核对海南岛某古迹一副对联上的两个字,几度函询都得不到准确回答,只得再去了一次。这种做法如果以经济得失来核算简直荒诞不经,但文章的事情另有得失,即所谓“得失寸心知”。 2.《霜冷长河》 1999年 惊人的安静,但这种安静使它成了一条最纯粹的河。清亮、冷漠、坦荡,岸边没有热闹,没有观望,甚至几乎没有房舍和码头,因此它也没有降格为一脉水源、一条通道。 它保持了大河自身的品性,让一件件岸边的事情全都过去,不管这些事情一时多么重要、多么残酷、多么振奋,都比不上大河本身的存在状态。 它有点荒凉,却拒绝驱使;它万分寂寞,却安然自得。很快它会结冰,这是它自己的作息时间表,休息时也休息得像模像样…… 3.《千年一叹》 2000年 这是一本日记,记录了余秋雨在千年之交随香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越野车跋涉四万公里的经历。 他们一行人是去寻找人类古代文明的路基,却发现竟然有那么多路段荒草迷离、战壕密布、盗匪出没。完全不知道下一公里会遇到什么,所知道的只是一串串真实的恐怖故事。 在“千禧之旅”即将结束之时,作者写下这样的一段话:“四个月冒险奔波,天天都思念着终点。今天我们到了,回头一看,却对数万公里的尺尺寸寸产生了眷恋。那是人类文明的经络系统,从今以后,那里的全部冷暖疼痛,都会快速地传递到我的心间。” 4《行者无疆》 2001年 行者独步于遥远的旷野, 素昧平生的未知,遭遇处处的难题, 只因为一个执着的信任, 敢于把世界上任何一片土地都放在脚下, 为后来人度步出一往无垠的疆土 。 5.《借我一生》 2004年 是余秋雨对中国文化界的“告别之作”,涉及他和他的家族诸多不为人知的经历,还描绘了记忆中文革时“大揭发”、“大批判”的整人模式……从前辈到自己,作者以平实、真实的记忆组成一部文学作品。 “我历来不赞成处于创造过程中的艺术家太激动,但写这本书,常常泪流不止。” ——余秋雨 6.《笛声何处》 2004年 中国历史充斥着金戈铁马,但细细听去,也回荡着胡笳长笛。只是,后一种声音太柔太轻,常常被人们遗忘。遗忘了,历史就变得狞厉、粗糙。这本书要捕捉的,就是曾经让中国人痴迷了两百年之久的昆曲的笛声。在《笛声何处》当中,余秋雨依旧以其一贯的文化的视角、散文的风格,关注的则是另一种历史的、音乐的非物质的文化。余秋雨称,《笛声何处》的创作准备早在12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当时,《文化苦旅》还没有进入台湾,余秋雨赴台所到之处的一系列活动,均是以昆曲学者的身份受到接待的。 银杏 郭沫若 原文: 银杏,我思念你,我不知道你为什么又叫公孙树。但一般人叫你是白果,那是容易了解的。 我知道,你的特征并不专在乎你有这和杏相仿的果实,核皮是纯白如银,核仁是富于营养——这不用说已经就足以为你的特征了。 但一般人并不知道你是有花植物中最古的先进,你的花粉和胚珠具有着动物般的性态,你是完全由人力保存了下来的奇珍。 自然界中已经是不能有你的存在了,但你依然挺立着,在太空中高唱着人间胜利的凯歌。你这东方的圣者,你这中国人文的有生命的纪念塔,你是只有中国才有呀,一般人似乎也并不知道。 我到过日本,日本也有你,但你分明是日本的华侨,你侨居在日本大约已有中国的文化侨居在日本的那样久远了吧。 你是真应该称为中国的国树的呀,我是喜欢你,我特别的喜欢你。 但也并不是因为你是中国的特产,我才是特别的喜欢,是因为你美,你真,你善。 你的株干是多么的端直,你的枝条是多么的蓬勃,你那折扇形的叶片是多么的青翠,多么的莹洁,多么的精巧呀! 在暑天你为多少的庙宇戴上了巍峨的云冠,你也为多少的劳苦人撑出了清凉的华盖。 梧桐虽有你的端直而没有你的坚牢; 白杨虽有你的葱茏而没有你的庄重。 熏风会媚妩你,群鸟时来为你欢歌;上帝百神——假如是有上帝百神,我相信每当皓月流空,他们会在你脚下来聚会。 秋天到来,蝴蝶已经死了的时候,你的碧叶要翻成金黄,而且又会飞出满园的蝴蝶。 你不是一位巧妙的魔术师吗?但你丝毫也没有令人掩鼻的那种的江湖气息。 当你那解脱了一切,你那槎桠的枝干挺撑在太空中的时候,你对于寒风霜雪毫不避易。 你没有丝毫依阿取容的姿态,但你也并不荒伧;你的美德像音乐一样洋溢八荒,但你也并不骄傲;你的名讳似乎就是“超然”,你超在乎一切的草木之上,你超在乎一切之上,但你并不隐遁。 你的果实不是可以滋养人,你的木质不是坚实的器材,就是你的落叶不也是绝好的引火的燃料吗? 可是我真有点奇怪了:奇怪的是中国人似乎大家都忘记了你,而且忘记得很久远,似乎是从古以来。 我在中国的经典中找不出你的名字,我很少看到中国的诗人咏赞你的诗,也很少看到中国的画家描写你的画。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呀,你是随中国文化以俱来的亘古的证人,你不也是以为奇怪吗? 银杏,中国人是忘记了你呀,大家虽然都在吃你的白果,都喜欢吃你的白果,但的确是忘记了你呀。 世间上也尽有不辨菽麦的人,但把你忘记得这样普遍,这样久远的例子,从来也不曾有过。 真的啦,陪都不是首善之区吗?但我就很少看见你的影子;为什么遍街都是洋槐,满园都是幽加里树呢? 我是怎样的思念你呀,银杏!我可希望你不要把中国忘记吧。 这事情是有点危险的,我怕你一不高兴,会从中国的地面上隐遁下去。 在中国的领空中会永远听不着你赞美生命的欢歌。 银杏,我真希望呀,希望中国人单为能更多吃你的白果,总有能更加爱慕你的一天 //z *** jyw/u/4932/archives/2010/2010311224324 上面的链接有五十篇! 下面的是比较好的 中国篇 最苦与最乐 背影 荷塘月色 匆匆 五峰游记 又是一年春草绿 五四断想 秋夜 芭蕉花 渐 故都的秋 钓台的春昼 我所知道的康桥 翡冷翠山居闲话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雅舍 海燕 落花生 笑 济南的冬天 风景谈 爱尔克的灯光 秋天的况味 喝茶 囚绿记 太湖游记 老王 报秋 珍珠鸟 羞女山 听听那冷雨 从母亲到外遇 笑口常开 道士塔 写给生命 外国篇 门槛 火光 大地的眼睛 时钟 冬天之美 给我三天视力 赤脚的孩子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 草莓 贪心的紫罗兰 贝多芬百年祭 论创造 我与绘画的缘分 听泉 我的伊豆 详细点的文章 1 雨听江南 雨声,由深夜至深夜,断断续续,滂滂沱沱,淅淅沥沥,虽说雨就这样下了一整天,可一点儿都不凄冷,凄冷的怕只有秋雨了罢. 江南——水乡,少不了会有雨的;这天上人间的美景,风景如画的诗意,和雨声、和雨意结下了缠缠绵绵的情话,一如如烟的雨幕,给江南平添了神秘的气质和瑰丽的传说,千百年来,朝圣江南的人们拜倒在其烟柳画桥的幽美、小桥流水人家的平淡之下,久久地驻步. 风和日丽、白云千里,怕不是真正的江南,灼目的阳光把神秘撕扯如丝,好似一位旧居深闺的女子豁然的出现在大庭广众之下,有说不出的尴尬.游览湖光,泛舟湖上,怕只有在绵绵细雨中才能体味到江南之所在.不知道还有没有油纸伞,撑上一把去重游书中的雨巷,或许还真能逢上一个丁香般结着愁怨的姑娘,在轻轻的雨声和脚步声中,就这样轻轻地擦身而过,不知还会不会再见,回首,也只是一个撑着油纸伞有着丁香气质般姑娘的背影, 出了雨巷,怕就到了湖边罢.若选一个季节,那最好是春天.一切都已复苏,充满着盎然的生机.柳枝刚发了新芽,在风的吹拂下,随风摇摆,如轻唱的摇篮曲,小孩子这时怕早已睡去了罢.一同游湖的人们,在五彩缤纷的伞下,有着五彩缤纷的心情.或许在这其中,有人独自一人,独饮悲伤抑或心近自然;在一顶伞下,两个脑袋靠在一起,小声地你侬我侬,卿卿我我;簇拥在一起的伞如同鲜花,吸引的鸟儿呀,蝴蝶呀,蜜蜂呀,也就热闹许多了.游览湖光,景色尚且如此.泛舟湖上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情趣.湖上有数不清的波纹,有雨的也有风的.在小舟中,撑着伞也不用将去划水,就这样随着水的柔波,从这里荡到那里.远处的几艘小舟也若隐若现,迷离朦胧,如诗如画…… 江南不单有雨中的风景也有雨中的诗文.落魄的学子、幽怨的闺人、漂泊的游子、离家的良人……无数的人,在同样的雨中,书写着不一样的心情,思念着所惦记的人,说着无论悲伤还是喜悦,思量许久还是有感而发的心语.是诗文成就了江南,还是江南给诗文以灵感.在雨声和蛙声中,听到江南的丝竹,心想着江南无尽的美好.刚刚落入土地的那滴雨,原先是西湖水中的一滴吗?还是也从江南的天空中,滴进江南的土地里. 江南,引发心中无限感慨的地方,也怕真到了江南,如迈进姑娘的闺房,打破了一切的虚幻,甚至连想象的空间也没了.想起一首诗“灯影浆声里,天犹寒、水犹寒.梦中丝竹轻唱,楼外楼、山外山,楼山之外人未还.人未还,雁字回首,早过忘川,抚琴之人泪满衫,扬花萧萧落满肩.落满肩,笛声寒,窗影残.烟波桨声里,何处是江南?”而我也终究要打江南走过,可我知道,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2 祈祷,生命会创造奇迹 祈祷,相信血脉能创造奇迹;祈祷,相信生命的晏晏不息;祈祷,相信创造生命的奇迹。。。 ————题记 是谁,如此的冷血,粉碎了一座座的世外桃源; 是谁,如此的无情,掐碎了一朵朵梦的花瓣; 是谁,如此的残忍,埋葬了一个个生的希望。 是谁,究竟是谁。。。 那些曾经美丽的城市,如今,只是一片的废墟,零碎地记忆着昔日的繁华。远方,那一座座曾经陌生过的乡镇,如今,却成为了四月最烧灼而啼血的记忆。 远方,是谁在惊恐的哭泣,是谁在急切的呼唤。。。 拨动百感凄恻的思绪,血脉与神经都在哭泣。那些同胞,那些与我血脉相连的人,我不忍想象一片废墟里葬埋了多少个逝去的梦。 撕心的疼痛麻醉了我的智商,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思维已是一片虚墟。 房屋塌陷,道路阻塞,乱石滑坡,暴雨倾盆,通迅中断……还有教学楼里凋谢的花蕾,惨不忍睹的满目疮痍。 那些妻离子散的哭泣,那些血流成河的悲伤,那些埋葬于废墟之下却依旧用力的呼吸,一切的一切都在呼唤,都在呐喊:救救我们,救救我的孩子。。。你可听见了,听见了那一声声虚弱却依旧顽强的呼吸,你可看见了,看见那一个个消瘦却依旧高大的身影,你可看到房屋下那无数条稚嫩的生命,你可看到母亲们焦急却又无助的眼睛,你可看到失去双亲因恐惧无法停止抽泣的小身体,你可看到我们身处千里之外那颗无法放下的心揪?!玉树要重建,而且就建在这废墟之上,建的更好;重建在人们的心灵之上,从此以后,风调雨顺,平平安安 大地的怒号,海洋的咆哮,流水枯竭,为什么,一切的一切总是难么的磨难。天灾?天灾!那一条条无辜的生命就这样的逝去,那一座座繁华的城就这样毁去,那一个个希望的梦就这样的破碎。天,下着雨,苍天是否有泪?我们的亲人,我们的同胞,你在哪?是否安好。一个个高大而坚定的身影,一阵阵雄壮而怒吼的声音,这一刻,把一切悲痛化作拯救的力量,让死者安息,让活者前行,让我们的心连心,手牵手,撕裂天灾背后那只无情的魔抓,重建另一片的挑花源。 不要再爱慕虚荣了,地震中那撕心裂肺的呐喊击碎了所有的浮华和虚假;不要再无病 *** 了,地震中那肝肠寸断的痛苦让所有的苦难都风轻云淡;不要再无所事事浑浑噩噩了,地震中生命的最后一刻竟然流露出那么多的遗憾。生命,我不敢定义,也不能定义,我只知道它是一切的基石,没有了它一切都是虚幻,一切都是空白。 就让我们,一起默哀,默哀那些逝去的伤痛。。。 就让我们,一起哀悼,哀悼那些已故的灵魂。。。 就让我们,一起祈祷,祈祷生命会创造奇迹。。。 3 这里不相信写了 余秋雨的散文集就够你看的了!下面的是他的作品,希望你喜欢! 《文化苦旅》 1992年台湾出版 1995年大陆出版 依仗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所写下的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而且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 《山居笔记》 1995年 《山居笔记》一书的写作,始于一九九二年,成于一九九四年,历时两年有余。为了写作此书,作者辞去了学院的行政职务,不再上班,因此这两年多的时间十分纯粹,几乎是全身心地投入。投入那么多时间才写出十一篇文章,效率未免太低,但作者的写作是与考察联在一起的,很多写到的地方不得不一去再去,快不起来。记得有一次为了核对海南岛某古迹一副对联上的两个字,几度函询都得不到准确回答,只得再去了一次。这种做法如果以经济得失来核算简直荒诞不经,但文章的事情另有得失,即所谓“得失寸心知”。 《霜冷长河》 1999年 惊人的安静,但这种安静使它成了一条最纯粹的河。清亮、冷漠、坦荡,岸边没有热闹,没有观望,甚至几乎没有房舍和码头,因此它也没有降格为一脉水源、一条通道。 它保持了大河自身的品性,让一件件岸边的事情全都过去,不管这些事情一时多么重要、多么残酷、多么振奋,都比不上大河本身的存在状态。 它有点荒凉,却拒绝驱使;它万分寂寞,却安然自得。很快它会结冰,这是它自己的作息时间表,休息时也休息得像模像样…… 《千年一叹》 2000年 这是一本日记,记录了余秋雨在千年之交随香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越野车跋涉四万公里的经历。 他们一行人是去寻找人类古代文明的路基,却发现竟然有那么多路段荒草迷离、战壕密布、盗匪出没。完全不知道下一公里会遇到什么,所知道的只是一串串真实的恐怖故事。 在“千禧之旅”即将结束之时,作者写下这样的一段话:“四个月冒险奔波,天天都思念着终点。今天我们到了,回头一看,却对数万公里的尺尺寸寸产生了眷恋。那是人类文明的经络系统,从今以后,那里的全部冷暖疼痛,都会快速地传递到我的心间。” 《行者无疆》 2001年 行者独步于遥远的旷野, 素昧平生的未知,遭遇处处的难题, 只因为一个执着的信任, 敢于把世界上任何一片土地都放在脚下, 为后来人度步出一往无垠的疆土 。 《借我一生》 2004年 是余秋雨对中国文化界的“告别之作”,涉及他和他的家族诸多不为人知的经历,还描绘了记忆中文革时“大揭发”、“大批判”的整人模式……从前辈到自己,作者以平实、真实的记忆组成一部文学作品。 “我历来不赞成处于创造过程中的艺术家太激动,但写这本书,常常泪流不止。” ——余秋雨 《笛声何处》 2004年 中国历史充斥着金戈铁马,但细细听去,也回荡着胡笳长笛。只是,后一种声音太柔太轻,常常被人们遗忘。遗忘了,历史就变得狞厉、粗糙。这本书要捕捉的,就是曾经让中国人痴迷了两百年之久的昆曲的笛声。在《笛声何处》当中,余秋雨依旧以其一贯的文化的视角、散文的风格,关注的则是另一种历史的、音乐的非物质的文化。余秋雨称,《笛声何处》的创作准备早在12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当时,《文化苦旅》还没有进入台湾,余秋雨赴台所到之处的一系列活动,均是以昆曲学者的身份受到接待的。 《寻觅中华》 2008年 纵观《寻觅中华》全书,并没有多少优美的词句和华丽的词藻,其间多的是睿智的语言,以及一则则通俗的故事。余秋雨也很少对山水名胜作具体的描述,往往是笔锋一转,人为地构造出了一幅幅浓郁而又深沉的人文图景,紧跟着便进入了直抒式的咏叹,继而以纵横四海的气势,挥洒着对中国文化的种种遐想和议论。它为每一名读者解读了中华文化的壮阔和黄河文明的盛衰,使读者为文章的情绪所感染,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作者发自内心的感悟,从而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去思索人生、思索未来。 余秋雨先生全新版的《文化苦旅全书》共分六册。首批推出有关中国的两本《寻觅中华》和《摩挲大地》。 《摩挲大地》2008年 《摩挲大地》一书,精选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中的一些著名篇章,但每一篇都由作者本人进行了大幅度的精心修改。书中的后半部分有关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生态的文章都是第一次发表。全书230千字。 从此,余秋雨的全部文化散文著作,均以这套书的文字和标题为准,之前的所有的版本不再印刷,免误读者。 《历史的暗角》 2009年 收录的篇什历来被文学史和读者目为历史、文化美文的典范之作而广泛传诵,堪称秋雨散文中的泰山北斗。读者自会体悟到余秋雨在历史追溯之中体现出来的心灵的震颤、思考的重量。 周国平:守望的距离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 余秋雨:山居笔记、文化苦旅(历史文化散文式文)他の书不是所有都好... 鲍鹏山:寂寞圣哲、天纵圣贤、彀中英雄、绝地生灵(历史人物诠释相当到位) 个人建议

名家描写花的散文有哪些

       《故都的秋》-郁达夫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方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扩展资料

       作品鉴赏

       “爱国”——是《故都的秋》的主旋律。

       《故都的秋》蕴含深沉的故都之恋、故国之爱,唤起人们对美的追求,对祖国的热爱。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革命烈士郁达夫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将悲秋与颂秋结合起来,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这情是故乡情、爱国情;这落寞之秋是作者当时心境的写照,是对国运衰微的喟叹。

       《故都的秋》,作为写景抒情的散文,其主体部分是摹绘故都的秋景。文章采用“横式结构”,从故都“秋晨之景”、“秋槐之景”、“秋蝉之景”、“秋雨之景”、“秋果之景”五个方面,紧扣“故都”和“秋”两个词语,表现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百度百科-《故都的秋》

网络上最受欢迎的散文

       名家描写花的散文有:郭沫若的《石榴》、叶灵凤的《夏天的花》、汪曾祺的《花》、季羡林的《海棠花》、冰心的《樱花赞》、林语堂的《孤崖一枝花》、林徽因的《蛛丝和梅花》等。

       《石榴》是1942年郭沫若所创作的一篇散文作品,选自郭沫若文艺散文集《丁东草》。文章托物言志,借石榴寄托情怀,通过对石榴的具体生动的描绘,歌颂真善美,赞扬了不怕威压、奋发向上的品格精神,也含蓄地抒发了作者执着坚定的信念和热切地追求。

       《樱花赞》散文,冰心作。描写作者回忆1961年访问日本时的情景,尤以汽车工人为了接送中国作家代表团而特意将罢工时间推迟这一友好举动,更使作者久久不能忘怀。

       《海棠花》写作背景:1941年5月的一天,在哥廷根大学,季羡林在去研究所的路上发现一家院落里盛开的海棠花,他突然想起济南佛山街的海棠。满树红英燃起故园情,故乡和祖国都站在了他的面前。“故乡和祖国虽然远在天边,但是现在他们却在眼前……把祖国召唤到我眼前来的,似乎就是海棠花。”

       《蛛丝和梅花》,林徽因是用诗歌的创作手法来写的,其中既有“中国山水”的巧、宜、精、雅,又见华丽装饰、曲线复杂和散逸错落,全文各段落随着作者灵动的思绪自由跳跃,毫无启承转合的痕迹。

       她以个人独特性格、建筑师的审美眼光从异常纤微细巧的角度去关照人物、情景和人生,以清新的风格、细密的文化和真挚的情思,将自己的思绪的真实展现在读者面前。

扩展资料:

       这些以“花”为题的经典散文均收录在《人间·名家经典散文书系:花》中,作者是黄芳、陈子善,在2014年6月1日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

       《人间·名家经典散文书系:花》共收编以花为题的名家经典散文55篇。中国素来是一散文大国,古之文章,已传唱千世。而至现代,散文再度勃兴,名篇佳作,亦不胜枚举。散文一体,论者尽有不同解释,但涉及风格之丰富多样,语言之精湛凝练,名家又皆首肯之。

       因此,在时下“图像时代”或曰“速食文化”的阅读气氛中,重读散文经典,便又有了感觉母语魅力的意义。本着这样的心愿,我们对中国现当代的散文名篇进行了重新的分类编选。比如,春、夏、秋、冬,比如风、花、雪、月……等等。

       这样的分类编选,可能会被时贤议为机械,但其好处却在于每册的内容相对集中,似乎也更方便一般读者的阅读。这套丛书将分批编选出版,并冠之以不同名称。选文中一些现代作家的行文习惯和用词可能与当下的规范不一致,为尊重历史原貌,一律不予更动。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石榴(郭沫若的作品)

       百度百科-樱花赞

       百度百科-人间·名家经典散文书系:花

名家散文精选

       被称为现代伤感散文名作家念人的散文“海”的三部曲《海风轻轻》、《海浪柔柔》、《海南风情》以及《那夜风轻轻》,收集了念人一生写作的上百篇散文。这些散文写作体裁多样,有抒情散文、情感散文、伤感散文等。有些散文在网上很受欢迎。如抒情散文《那夜风轻轻》;伤感散文《今夜细雨绵绵》;情感散文《故乡的十月》《多梦的地方》《郊外的秋》《别了,梦园》《重逢在珠江河畔》《杜鹃花开了》等;有些散文还被《派派网》录制朗诵播出。有空不妨点击《派派网》听听那精美的朗诵。

       具体的范文模板

       链接:/s/1SEuHT1z2uDiHuVQqpeGu-A

?pwd=q9ji 提取码: q9ji

       秋 夜 ( 鲁迅)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的奇怪而高的天空。他仿

       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使人们仰面不再看见。然而现在却非常之蓝,闪闪地眨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他的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而将繁霜洒在我的园里的野花草上。

       我不知道那些花草真叫什么名字,人们叫他们什么名字。我记得有一种开过极

       细小的粉红花,现在还开着,但是更极细小了,她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地做梦,梦

       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梦见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诉她秋

       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此后接着还是春,胡蝶乱飞,蜜蜂都唱起春词来了。她于是

       一笑,虽然颜色冻得红惨惨地,仍然瑟缩着。

       枣树,他们简直落尽了叶子。先前,还有一两个孩子来了他们别人打剩的枣子,

       现在是一个也不剩了,连叶子也落尽了,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

       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他简直落尽叶子,单剩干子,然而脱了当初满树是果

       实和叶子时候的弧形,欠伸得很舒服。但是,有几枝还低亚着,护定他从打枣的竿

       梢所得的皮伤,而最直最长的几枝,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

       天空闪闪地鬼陕眼;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

       鬼陕眼的天空越加非常之蓝,不安了,仿佛想离去人间,避开枣树,只将月亮

       剩下。然而月亮也暗暗地躲到东边去了。而一无所有的干子,却仍然默默地铁似的

       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一意要制他的死命,不管他各式各样地1 着许多蛊惑的

       眼睛。

       哇的一声,夜游的恶鸟飞过了。

       我忽而听到夜半的笑声,吃吃地,似乎不愿意惊动睡着的人,然而四围的空气

       都应和着笑。夜半,没有别的人,我即刻听出这声音就在我嘴里,我也立即被这笑

       声所驱逐,回进自己的房。灯火的带子也即刻被我旋高了。

       后窗的玻璃上下丁地响,还有许多小飞虫乱撞。不多久,几个进来了,许是从

       窗纸的破孔进来的。他们一进个又在玻璃的灯罩上撞得了丁丁地响。一个从上面撞

       进去了,他于是遇到火,而且我以为这火是真的。两三个却休息在灯的纸罩上喘气。

       那罩是昨晚新换的罩,雪白的纸,折出波浪纹的叠痕,一角还画出一枝猩红色的栀

       子。

       猩红的栀子开花时,枣树又要做小粉红花的梦,青葱地弯成弧形了……。我又

       听到夜半的笑声;我赶紧砍断我的心绪,看那老在白纸罩上的小青虫,头大尾小,

       向日葵子似的,只有半粒小麦那么大,遍身的颜色苍翠得可爱,可怜。

       我打一个呵欠,点起一支纸烟,喷出烟来,对着灯默默地敬奠这些苍翠精致的

       英雄们。

       一九二四年九月十五日。

       秋 天(李广田 )

       生活,总是这样散文似地过去了,虽然在那早春时节,有如初恋者的心情

       一样,也曾经有过所谓”狂飙突起”,但过此以往,船便永浮在了缓流上。夏天是

       最平常的季候,人看了那绿得黝黑的树林,甚至那红得像再嫁娘的嘴唇似的花朵,

       不是就要感到了生命之饱满吗?这样饱满无异于“完结”,人不会对它默默地凝视

       也不会对它有所沉思了。那好像要烤焦了的大地的日光,有如要把人们赶进墙缝里

       去一般,是比冬天还更使人讨厌。

       而现在是秋天了,和春天比较起来,春天是走向“生”的路,那个使我感

       到大大的不安,因为我自己是太弱了,甚至抵抗不过这自然的季候之变化,为什么

       听了街巷的歌声便停止了工作?为什么听到了雨滴便跑出了门外?一枝幼芽,一朵

       湿云,为什么就要感到了疯狂?我自恨不能和它鱼水和谐,它鼓作得我太不安定了,

       我爱它,然而我也恨它,即至到夏天成熟了,这才又对它思念起来,但是到了现在,

       这秋天,我却不记得对于春天是些什么情场了,只有看见那枝头的黄叶时,也还想:

       这也像那“绿柳才黄半未匀”的样子,但总是另一种意味了。我不愿意说秋天是走

       向“死”的路,——请恕我这样糊涂安排—一宁可以把“死路”加给夏天,而秋天,

       甚至连那被人骂为黑暗的冬天,又何尝不是走向“生”的路呢,比较起春与夏来,

       我说它更是走向“生”路的。

       我将说那落叶是为生而落,而且那冰雪之下的枝条里面正在酝酿着生命之液。而它

       们的沉着的力,它们的为了将来,为了生命而表现出来的这使我感到了什么呢?这

       样的季候,是我所最爱的了。

       但是比较起冬天来呢,我却又偏爱了秋。是的,就是现在,我觉得现在正

       合了我的歌子的节奏。我几乎说不出秋比冬为什么更好,也许因为那枝头的几片黄

       叶,或是那篱畔的几朵残花,在那些上边,是比较冬天更显示了生命,不然,是在

       那些上面,更使我忆起了生命吧,一只黄叶,一片残英,那在联系着过去与将来吧。

       它们将更使人凝视,更使人沉思,更使人怀想及希冀一些关于生活的事吧。这样,

       人曾感到了真实的存在。过去,现在,将来,世界是真实的,人生是真实的,一切

       都是真实的,所有的梦境,所有的幻想,都是无用的了,无用的事物都一幕幕地掣

       了过去,我们要向着人生静默,祈祷,来打算一些真实的事物了。

       在我,常如是想:生活大非易事,然而这一件艰难的工作,我们是乐得来

       作的。诚然是艰难,然而也许正因为艰难才有着意义吧。而所谓“好生恶死”者,

       我想并非说是:“我愿生在世上,不愿死在地下。”如果不甚荒谬,我想该这样说:

       “我愿走在道上,不愿停在途中”。死不足怕,更不足恶,可怕而可恶的,而且是

       最无意味的,还不就是那停在途中吗?这样,所谓人生,是走在道上的了。前途是

       有着希望的,而且路是永长的。希望小的人是有福了,因为他们可以早些休息,然

       而他们也最不幸,因为他们停在途中了,那干脆不如到地下去。而希望大的人的呢,

       他们也是有福的吗?绝不,他们是更不幸的,然市人间的幸与不幸,却没有什么绝

       对的意义,谁知道幸的不幸与不幸之幸呢。路是永长的,希望是远大的,然而路上

       的荆棘呀,手脚的不利呀,这就是所谓人间的苦难了。但是这条路是要走的,因为

       人就是走在道上啊,真正尝味着人生苦难的人,他才真正能知道人生的快乐,深切

       地感到了这样苦难与快乐者,是真的意味到了“实在的生存“者。这样,还不已经

       足够了吗?如果,你以为还不够,或者你并不需要这样,那我不知道你将去找什么,

       —一是神仙呢,还是恶魔?

       话,说得有些远了,好在我这篇文章是没有目的的,现在再设法拉它回来,

       人生是走在道上,希望是道上的灯塔,但是,在背后推着前进,或者说那常常在背

       后给人以鞭策的是什么呢?于此,让我们来看看这秋天吧!实在的,不知不觉地就

       来到秋天了,红的花已经变成了紫紫的又变了灰,而灰的这就要飘零了,一只黄叶

       在枝头摇摆着,你会觉到它即刻就有堕下来的危机,而当你踽踽地踏着地下的枯叶,

       听到那簌簌的声息,忽而又有一只落叶轻轻地滑过你的肩背飞了下来时,你将感到

       了什么呢?也许你只会念道,“落了!”等你漫步到旷野,看见那连天衰草的时候,

       你也许只会念道,“衰了!”然而,朋友们,你也许不曾想到西风会来得这样早,而

       且,也不该这样凄冷吧,然而你的单薄的衣衫,已经是很难将息的了。“全家都在

       秋风里,九月衣裳未剪裁”,这在我,年年是赶不上时令,年年是落在了后边的。

       懑怨时光的无情是无用的,而更可怕的还是人生这件事故吧。到此,人不能不用力

       的翘起了脚跟,伸长了颈项,去望一望那“道上的灯塔”。而就在这里,背后的鞭

       子打来了,那鞭子的名字叫做“恐怖”。生活力薄弱的我们,还不曾给“自己的生

       命”剪好了衣裳,然而西风是吹得够冷的了!

       我真不愿看见那一只叶子落了下来,但又知道这叶落是一回“必然”的事,

       于是对于那一只黄叶就要更加珍惜了,对于秋天,也就更感到了亲切。当人发现了

       自己的头发是渐渐地脱落时,不也同样地对于头发而感到珍惜吗?同样的,是在这

       秋天的时候来意味着我们的生活。春天曾给人以希望,而秋天所给的希望是更悠远

       些,而且秋天所给与的感应是安定而沉着,它又给了人一支恐怖的鞭子,因为人看

       了这位秋先生的面容时,也不由得不自已照一照镜子了。

       给了人更远的希望,向前的鞭策,意识到了生之实在的,而且给人以“沉

       着”的力量的,是这正在凋亡着的秋。我受秋天,我对于这荒凉的秋天有如一位多

       年的朋友。

       一九三六

       人生真味(柯灵)

       活到老,做到老,学到老。这“三字经”不是我发明的,但我在滚滚不尽的岁月淘洗下体会到了此中的人生真味。

       时间很冷酷,也很仁慈。时间使我丧失了许多,也得到了许多。

       我经历的是一个伟大而艰难的时代,每走一步都不是轻松的。时代考验了我,也哺育了我。这是不幸,也是大幸。

       生活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大书。生而有涯,每个人只能读到有限的章节,因此必须认真地读。

       必须画好生命的句点,不辜负自己到这瑰玮的人世走这一遭,使自己能够安静而轻快地作一次最后的发言:“永别了,世界!祝福你前途无量!”

       迟暮的花(何其芳)

       秋天带着落叶的声音来了。早晨象露珠一样新鲜。天空发出柔和的光辉,

       澄清又缥缈,使人想听见一阵高飞的云雀的歌唱,正如望着碧海想看见一片白帆。

       夕阳是时间的翅膀,当它飞遁时有一刹那极其绚烂的展开。于是薄暮。于是我忧郁

       地又平静地享受着许多薄暮在臂椅里,存街上,或者在荒废的园子里。是的,现在

       我在荒废的园子里的—块石头上坐着,沐浴着蓝色的雾,渐渐地感到了老年的沉重。

       这是一个没有月色的初夜。没有游人。衰草里也没有蟋蟀的长吟。我有点儿记不清

       我怎么会走入这样一个境界里了。我的一双枯瘠的手扶在杖上,我的头又斜倚在手

       背上,仿佛倾听着黑暗,等待着一个不可知的命运在这静寂里出现。右边几步远有

       一木板桥。桥下的流水早巳枯涸。跨过这丧失了声音的小溪是一林垂柳,在这夜的

       颜色里谁也描不出那一丝丝的绿了,而且我是茫然无所睹地望着它们。我的思想飘

       散在无边际的水波一样浮动的幽暗里。一种记忆的真实和幻想的揉合:飞着金色的

       萤火虫的夏夜;清凉的荷香和着浓郁的草与树叶的香气使湖边成了一个寒冷地方的

       热带;微风从芦苇里吹过;树阴罩得象一把伞。在月光的雨点下遮蔽了惊怯和羞

       涩,……但突然这些都消隐了。我的思想从无边际的幽暗里聚集起来追问着自己。

       我到底在想着一些什么呵?记起一个失去了的往昔的园子吗?还是在替这荒凉的地

       方虚构出一些过去的繁荣,象一位神话里的人物用莱琊琴声驱使冥顽的石头自己跳

       跃起来建筑载比城?当我正静静地想着而且阖上了眼睛,一种奇异的偶合发生了。

       在那被更

       深沉的夜色所淹没的柳树林里,我听见了两个幽灵或者老年人带着轻缓

       的脚步声走到一只游椅前坐了下去,而且,一声柔和的叹息后,开始了低弱的但尚

       可辨解的谈话:

       ——我早已期待着你了。当我黄昏里坐在窗前低垂着头,或者半夜里伸出

       手臂触到了暮年的寒冷,我便预感到你要回来了。

       ——你预感到?

       ——是的。你没有这同样的感觉吗?

       ——我有一种不断地想奔回到你手臂里的倾向。在这二十年里的任何一天,

       只要你一个呼唤,一个命令。但你没有。直到现在我才勇敢地背弃了你的约言,没

       有你的许诺也回来了,而且发现你早已期待着我了。

       ——不要说太晚了。你现在微笑得更温柔。

       ——我最悲伤的是我一点也不知道这长长的二十年你是如何度过的。

       ——带着一种凄凉的欢欣。因为当我想到你在祝福着我的每一个日子,我

       便觉得它并不是不能忍耐的了。但近来我很悒郁。古人云,鸟之将死,其鸣也哀,

       仿佛我对于人生抱着一个大的遗憾;在我没有补救之前决不能得到最后的宁静。

       ——于是你便预感到我要回来了?

       ——是的。不仅你现在的回来我早已预感到,在二十年前我们由初识到渐

       渐亲近起来后,我就被—种自己的预言缠绕着,象一片不吉祥的阴影。

       ——你那时并没有向我说。

       ——我不愿意使你也和我一样不安。

       ——我那时已注意到你的不安。

       ——但我严厉地禁止我自己的泄露。我觉得一切沉重的东西都应该由我独

       自担负,

       ——现在我们可以象谈说故事一样来谈说了。

       ——是的,现在我们可以象谈说故事里的人物一样来谈说我们自己了。但

       一开头便是多么使我们感动的故事呵,在我们还不十分熟识的时候,一个三月的夜

       晚,我从独自的郊游回来,带着寂寞的欢欣和疲倦走进我的屋子,开了灯,发现了

       一束开得正艳丽的**的连翘花在我书桌上和一片写着你亲切的语句的白纸。我带

       着虔诚的感谢想到你生怯的手。我用一瓶清水把它供在窗台上。以前我把自己当作

       一个旁观者,静静地看着一位少女为了爱情而颠倒,等待这故事的自然的开展,但

       这个意外的穿插却很扰乱了我,那晚上我睡得很不好。

       ——并且我记得你第二天清早就出门了,一直到黄昏才回来,带着奇异的

       微笑。

       ——一直到现在你还不知道我怎样度过了那—天。那是一种惊惶,

       对于爱情的闯入无法拒绝的惊惶。我到一个朋友家里去过了一上午。我坐在他屋子

       里很雄辩顺地谈论着许多问题,望着墙壁上的一幅名画,蓝色的波涛里一只三桅船

       快要沉没。我觉得我就是那只船,我徒然伸出求援的手臂和可哀怜的叫喊。快到正

       午时,我坚决地走出了那位朋友的家宅。在一家街头的饭馆里独自进了我的午餐。

       然后远远地走到郊外的一座树林里去。在那树林里我走着躺着又走着,一下午过去

       了,我给自己编成了一个故事。我想象在一个没有人迹的荒山深林中有一所茅舍,

       住着—位因为干犯神的法律而被贬谪的仙女。当她离开天国时预言之神向她说,若

       干年后一位年轻的神要从她茅舍前的小径上走过;假若她能用蛊惑的歌声留下了

       他,她就可以得救。若干年过去了。一个黄昏,她凭倚在窗前,第一次听见了使她

       颤悸的脚步声,使她激动地发出了歌唱。但那骄傲的脚步声蜘蹰了一会儿便向前响

       去,消失在黑暗里了。

       ——这就是你给自己说的预言吗?为什么那年轻的神不被留下呢?

       ——假若被留下了他便要失去他永久的青春。正如那束连翘花,插在我的

       瓶里便成为最易凋谢的花了,几天后便飘落在地上象一些金色的足印。

       ——现在你还相信着永久的青春吗?

       ——现在我知道失去了青春人们会更温柔。

       ——因为青春时候人们是夸张的?

       ——夸张的而且残忍的。

       ——但并不是应该责备的。

       ——是的,我们并不责备青春……

       倾听着这低弱的幽灵的私语直到这个响亮的名字,青春,象回声一样迷漫

       在空气中,象那痴恋着纳耳斯梭的美丽的山林女神因为得不到爱的报答而憔悴,而

       变成了一个声响,我才从化石似的瞑坐中张开了眼睛,抬起了头。四周是无边的寂

       静。树叶间没有一丝微风吹过。新月如半圈金环,和着白色小花朵似的星星嵌在深

       蓝色的天空里。我感到了一点寒冷。我坐着的石头已生了凉露。于是我站起来扶着

       手杖准备回到我的孤独的寓所去。而我刚才窃听着的那一对私语者呢,不是幽灵也

       不是垂暮重逢的伴侣,是我在二十年前构思了许久但终于没有完成的四幕剧里的两

       个人物。那时我觉得他们很难捉摸描画,在这样一个寂寥地开展在荒废的园子里夜

       晚却突然出现了,因为今天下午看着墙上黄铜色的暖和的阳光,我记起了很久以前

       的一个秋天,我打开了一册我昔日嗜爱的书读了下去,突然我回复到十九岁时那样

       温柔而多感,当我在那里面找到了一节写在发黄的纸上的以这样两行开始的短诗:

       在你眼睛里我找到了童年的梦,

       如在秋天的园子里找到了迟暮的花……

       1935年5月

       好了,关于“100篇名家经典散文”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100篇名家经典散文”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